中医脾虚证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11
作者
孔令彪
江琪
董明霞
陈阳
李颖
葛楠
危北海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关键词
脾虚证; 动物模型; 诊断; 综述;
D O I
10.16025/j.1674-1307.2008.09.010
中图分类号
R256.3 [脾胃系病证];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脾虚证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诊断标准、动物模型、临床进展几个方面论述脾虚证的最新研究进展,试图阐明对于脾虚证的研究,必须全方位、多角度、不同层次地进行,不仅要从中医角度研究,也要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进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38 / 73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脾虚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地位 [J].
翁銮坤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07, (10) :2158-2160
[2]   中医证候量化分析研究述略 [J].
温淑云 ;
郦永平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2007, (05) :5-6
[3]   脾虚证的肿瘤患者免疫机制的研究 [J].
陈学彰 .
内蒙古中医药, 2007, (05) :40-41
[4]   针灸对脾虚证肠道局部免疫的作用机制 [J].
逄紫千 ;
李秋明 ;
袁洪平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02) :84-85
[5]   复方银杏叶对脾虚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研究 [J].
潘苏华 ;
吴丽 .
时珍国医国药, 2007, (03) :534-535
[6]   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现状分析 [J].
魏华凤 ;
季光 ;
郑培永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02) :115-121
[7]   针灸合六君子汤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J].
李学军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7, (01) :31-32
[8]   老年脾虚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脾虚与衰老相关性研究 [J].
任汉阳 ;
王玉英 ;
张瑜 ;
薛春苗 ;
曹俊岭 ;
李寒冰 ;
任慧玲 .
河南中医, 2006, (07) :31-33
[9]   加味枳实消痞汤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65例 [J].
岑永加 .
陕西中医, 2005, (01) :28-29
[10]   中医药治疗脾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36例 [J].
陈茵 .
辽宁中医杂志, 2004, (06) :49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