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研究

被引:26
作者
陈守田
刘招君
于洪金
机构
[1]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大庆石油管理局 北京大庆石油管理局黑龙江大庆
[4] 吉林长春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古地温; 古地温梯度; 热演化;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4.01.015
中图分类号
P314 [地热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海拉尔盆地现今为中地温场,中低大地热流特征,镜质体反射率随埋深增大而逐渐增大。不同层位、不同凹陷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不同,乌尔逊、贝尔凹陷镜质体反射率值最大,热演化程度高。应用镜质体反射率法恢复了古地温及古地温梯度。海拉尔盆地古地温高于今地温,南屯组沉积前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可达(4.0~5.8)×10-2℃/m。乌尔逊、贝尔凹陷古地温梯度高,生油门限浅,有利于油气的生成。而另外一些凹陷生油门限较深,不利于油气的生成。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8+92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海拉尔盆地含油气系统 [J].
陈守田 ;
刘招君 ;
崔凤林 ;
丁玲 ;
丁淑霞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02) :151-154
[2]   松辽盆地古地温恢复 [J].
任战利 ;
萧德铭 ;
迟元林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1, (01) :13-14+55
[3]  
海拉尔盆地沉积相特征与油气分布 .2 张长俊,龙永文.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