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层微渗漏散失机理与定量模型

被引:9
作者
黄志龙 [1 ]
赵宝顺 [1 ]
肖中尧 [2 ]
袁胜学 [3 ]
刘全洲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盖层; 微渗漏; 吸附; 定量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微渗漏是天然气通过盖层散失的重要方式之一。天然气进入盖层孔隙后会在后者表面会发生吸附现象,当该表面的吸附层达到一定厚度时便出现毛细孔凝聚现象,气相变成“似液相”充满于孔隙内,这种似液相物质是以胶束状态存在的。当这种凝聚发生作用时,气体凝聚量会不断增加,气体变成具有与液体相似的性质,分子之间的粘滞力增大,其粘度便接近孔喉中水的粘度。2种不同物质的液体在粘度相似的情况下则会发生互溶现象,轻烃则呈胶束状态的微气泡形式发生准垂直向上的渗漏运移,即微渗漏。通过微渗漏机理的分析,建立了微渗漏散失的定量模型,并通过实际气藏定量估算了地史时期天然气通过盖层的微渗漏散失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乌尔逊凹陷大一段泥岩盖层封闭能力及其研究意义 [J].
付广 ;
康德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269-273
[2]   油气微运移的烃类相态附视频 [J].
辛忠斌 ;
张交东 ;
丁丽荣 ;
雷敏 .
河南石油, 2002, (04) :8-10+4
[3]   盖层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J].
付广 ;
付晓飞 ;
吕延防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9, (05) :17-22
[4]   天然气盖层浓度封闭的定量评价及其应用 [J].
黄志龙,高耀斌,郝石生 .
沉积学报, 1996, (02) :91-96
[5]   天然气盖层微孔隙形态的研究方法及其地质意义 [J].
朱盘良,张文达,陈伟钧,金聚畅 .
石油实验地质, 1994, (02) :17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