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旱地红壤团聚体结构与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111
作者
姜灿烂 [1 ,2 ]
何园球 [2 ]
刘晓利 [2 ]
陈平帮 [1 ,2 ]
王艳玲 [3 ]
李辉信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关键词
有机肥; 旱地红壤; 团聚体结构; 团聚体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红壤旱地团聚体结构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容重并提高其孔隙度;增施有机肥后,土壤中大于5mm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增幅达2%~42%;各处理中大于0.25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含量为:厩肥>稻草>绿肥>还田>对照。各有机肥处理中土壤中有机质、无定形氧化铁和无定形氧化铝含量较单施化肥处理分别增加了9%~54%、8.5%~21.7%和10.9%~26.8%。统计结果显示,>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团聚体破坏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单施化肥的基础上有机肥的施入不仅有利于红壤旱地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还有利于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其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15 / 7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土壤学.[M].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 [2]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 [3] 长期施肥的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M].林葆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 [4] 红壤生态系统研究.[M].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编辑;.科学出版社.1992,
  • [5] Mechanisms of aggregate stabilization in Ultisols from subtropical China.[J].Bin Zhang;R Horn.Geoderma.2001, 1
  • [6] Influence of lime, fertilizer and manure applications on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soil physical conditions: a review
    Haynes, RJ
    Naidu, R
    [J].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1998, 51 (02) : 123 - 137
  • [7] Influence of six crop species on aggregate stability and some labile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J].R.J. Haynes;M.H. Beare.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1997, 11
  • [8] 不同施肥处理红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变化及与有机碳组分的关系
    徐江兵
    何园球
    李成亮
    刘晓利
    姜灿烂
    [J]. 土壤, 2007, (04) : 627 - 632
  • [9] 施肥结构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李成亮
    孔宏敏
    何园球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6) : 116 - 119
  • [10] 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史奕
    陈欣
    沈善敏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1) : 1491 - 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