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

被引:18
作者
刘海生
侯胜利
马万云
陈瓞延
程业勋
机构
[1] 清华大学物理系原子分子纳米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
[3]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4] 北京
[5] 中国地质学会环境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土壤; 地下水; 污染;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P632 [地球化学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列举了土壤、地下水中常见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组分。进入地下水中的绝大部分污染物与介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后,各种金属、非金属离子、固体溶解物、盐类在地下潜水面附近逐渐浓集,导电性增强,电阻率明显降低,对电磁波的反射能力增强。经实际检测发现,某垃圾填埋场被垃圾渗漏液污染的土壤视电阻率在10Ω·m左右,垃圾渗出液的实测电阻率在0.40Ω·m左右。比较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探地雷达法的效果后发现,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效果显著。荧光光谱和吸附乙烷、游离甲烷对指示储油气设施泄漏有显著效果,实际应用中,检测游离甲烷可快速圈定污染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307 / 3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水污染的导电性和激电性与污染浓度变化关系的几个实验结果 [J].
李金铭 ;
张春贺 ;
肖顺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3) :428-434
[2]   电法勘探在地下水污染调查监测中的应用及前景 [J].
陈本池 ;
李金铭 .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1997, (03) :1-8
[3]  
城市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指南[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编, 1997
[4]  
Investigation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using electric and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at an open waste-disposal site: a case study from Isparta, Turkey[J] . Gül?in Karl?k,M. Ali Kaya.Environmental Geology . 2001 (6)
[5]  
Heavy metals on tidal flats in the Yangtze Estuary, China[J] . Z. Chen,R. Kostaschuk,M. Yang.Environmental Geology . 2001 (6)
[6]  
Reservoir sediments – a witness of mining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alter Reservoir, eastern Erzgebirge, Germany)[J] . J. Müller,H. Ruppert,Y. Muramatsu,J. Schneider.Environmental Geology . 2000 (12)
[7]   Evolution of groundwater chemical composition under human activity in an oilfield [J].
Belousova, AP ;
Krainov, SR ;
Ryzhenko, BN .
ENVIRONMENTAL GEOLOGY, 1999, 38 (01) :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