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储采比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8
作者
马东 [1 ,2 ]
刘波 [3 ]
董淼 [1 ,2 ]
刘敏 [1 ,2 ]
陈欢 [1 ,2 ]
机构
[1]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长江大学油气钻采工程重点实验室
[3] 吐哈油田分公司三塘湖采油厂
关键词
产量递减阶段; 储采比; Li-Horne模型; 可采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8 [油气产量与可采储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储采比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区块或一个油气田,在某年份剩余的可采储量与当年产量的比值。通过储采比可以分析、判断油田所处开发阶段,稳产状况及其资源保证程度。从储采比与递减率的定义出发,推导了双曲递减、指数递减条件下储采比变化公式,储采比与阶段递减率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递减类型的储采比变化规律。Li-Horne模型可以用来拟合和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产量,通过该模型来计算可采储量,并提出了该模型下的储采比计算方法;通过理论推导表明,在产量递减阶段,Li-Horne模型和双曲线模型下的储采比随时间而增大,而指数递减则保持不变;并通过实例应用证明了Li-Horne模型下产量递减阶段的储采比变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3+247 +2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产量递减阶段储采比变化规律 [J].
陈元千 ;
邹存友 .
新疆石油地质, 2010, 31 (01) :54-57
[2]   注水开发油田储采比的分析方法 [J].
陈元千 ;
赵庆飞 .
断块油气田, 2000, (01) :31-33+68
[3]   油气田储采比变化关系的研究 [J].
陈元千 ;
赵庆飞 .
断块油气田, 1999, (06) :23-26+39
[4]   苏联的储采比 [J].
张克有 ;
马新新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1, (01)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