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中国西部冰川对近期气候变暖的响应
被引:117
作者:

刘时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丁永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李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上官冬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张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冰川变化;
气候变暖;
中国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中国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在这一广大的区域内分布有冰川46377条。研究表明,中国西部变暖显著,1950年代以来平均气温上升0.2℃/10a,其中1990年代是近千年中最暖的10年;同时,1950s以来西北各省的降水量增加了约18%。为认识这一气候变化对中国西部冰川的影响,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获取了近50a来5000多条冰川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中国西部82.2%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冰川面积减少了4.5%,同时也有一些冰川处于前进状态。此外,近数十年中国西部冰川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青藏高原中部和西北部地区的冰川相对稳定,而高原周边山区的冰川物质亏损严重,处于加速退缩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762 / 77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暖季气温年代际变化差异的界线位置[J]. 第四纪研究, 2006, (02) : 165 - 172王宁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 [2] 新疆43a来夏季0℃层高度变化和突变分析[J]. 冰川冻土, 2005, (03) : 376 - 380张广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杨莲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杨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 [3] 祁连山七一冰川物质平衡的最新观测结果[J]. 冰川冻土, 2005, (02) : 199 - 204蒲健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段克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坂井亚规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藤田耕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松田好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 [4] 20世纪初以来青藏高原东南部岗日嘎布山的冰川变化[J]. 冰川冻土, 2005, (01) : 55 - 63刘时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上官冬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王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谢昌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5] 玉龙喀什河源区32年来冰川变化遥感监测[J]. 地理学报, 2004, (06) : 855 - 862上官冬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刘时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6] 近百年来青藏高原冰川的进退变化[J]. 冰川冻土, 2004, (05) : 517 - 522蒲健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姚檀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王宁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苏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沈永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 [7] 基于遥感和GIS的西藏朋曲流域冰川变化研究[J]. 冰川冻土, 2004, (03) : 261 - 266晋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遥感实验室车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遥感实验室李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遥感实验室吴立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遥感实验室
- [8] 42a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变化及趋势预测[J]. 冰川冻土, 2004, (03) : 253 - 260焦克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井哲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韩添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杨惠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叶柏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李忠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9] 基于RS与GIS的冰川变化研究——青藏高原北侧新青峰与马兰冰帽变化的再评估[J]. 冰川冻土, 2004, (03) : 244 - 252刘时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上官冬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丁永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韩海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张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王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谢昌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丁良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李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 [10] 中国喀喇昆仑山、慕士塔格公格尔山典型冰川变化监测结果[J]. 冰川冻土, 2004, (03) : 374 - 375上官冬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刘时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丁永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丁良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