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学基础模型的地质应用及启示

被引:12
作者
刘瑞珣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流变学模型; 本构方程; 残余应力; 牛顿流体; 马克斯威尔松弛时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地质作用经常是流变过程,岩石经受长时间应力作用可以在小应力条件下产生大变形。地质作用具有充分漫长的时间,所以野外露头成为研究天然流变学最好的现场,流变学理论在力学中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已经有迅速的发展,但用于解释地质作用的文献仍然很少。文中介绍一个基本粘弹性模型——马克斯威尔模型作为描述岩石变形的实例,同时给出应变与应力和时间三者的本构关系。代入真实岩石的“E”值和“η”值,获得了岩石的“马克斯威尔松弛时间”,约为1012s,约合3.2万年,这意味着使应力经松弛降低到某一明显程度和使应变经蠕变增加到某一明显程度在数量级上至少需要10万年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与岩石圈流变学 [J].
刘俊来 .
地质通报, 2004, (Z2) :980-985
[2]   大陆岩石圈流变研究进展与高温高压流变实验现状 [J].
周永胜 ;
何昌荣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2) :246-254
[3]   构造流变计 [J].
曾佐勋 ;
樊春 ;
刘立林 ;
陈桂华 ;
凌峰 ;
彭振华 .
地质科技情报, 1999, (04) :14-18
[4]  
变质岩的晶质塑性和固态流变.[M].[法]尼古拉斯(Nicolas;A·);[法]波利埃(Poirie;J·P·) 著;林传勇;史兰斌 译.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