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坡地土壤流失监测结果简报

被引:44
作者
彭韬 [1 ,2 ,3 ]
杨涛 [1 ,2 ,3 ]
王世杰 [1 ,2 ]
张信宝 [2 ,4 ]
陈波 [2 ]
汪进阳 [2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科技厅普定岩溶地质与生态研究综合试验站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喀斯特坡地; 土地利用类型; 全坡面大型径流场; 土壤流失; 悬移质泥沙; 监测;
D O I
10.14050/j.cnki.1672-9250.2009.02.016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在贵州普定岩溶地质与生态研究综合试验站陈旗小流域内,采用全坡面大型径流场的方法,对6种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喀斯特坡地径流场次降雨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进行了监测。2007年7月到2008年12月期间的监测结果表明:6个径流场土壤流失量均非常小,年土壤流失量和年悬沙产沙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5~62.25 t/km2和0.03~8.68 t/km2,最大的为中度石漠化的稀疏灌丛径流场。喀斯特坡地土壤流失集中发生在降雨量超过60mm的降雨事件中,不同类型坡地间次降雨土壤流失量差异显著,最主要控制因素为地表径流量,同时也受到降雨特征和植被状况的影响。此外,前期降雨对坡地产流和土壤流失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前期降雨丰沛的条件下,坡耕地、稀疏灌丛径流场的地表径流量、次降雨土壤流失量相对复合植被、火烧迹地、灌草和幼林径流场均出现明显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喀斯特坡地地表径流系数监测初报 [J].
彭韬 ;
王世杰 ;
张信宝 ;
容丽 ;
杨涛 ;
陈波 ;
汪进阳 .
地球与环境, 2008, (02) :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