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的初步研究

被引:190
作者
陈国光 [1 ]
计凤桔 [1 ]
周荣军 [2 ]
徐杰 [1 ]
周本刚 [1 ]
黎小刚 [2 ]
叶友青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四川省地震局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活动性分段; 晚第四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NE向展布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与扬子陆块之间的龙门山断裂带,是由后山断裂等4条主干断裂及其控制的冲断构造岩片组成的具前展式发育特点的推覆构造带。它形成于印支运动,此后多次活动,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但不同地段活动程度具有明显的非均一性。根据地貌、地质构造、布格重力异常和地震活动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1)以位于虎牙—北川—安县一线的近SN向虎牙断裂和擂东断裂为界划分出断裂带西南段和东北段,其活动性迥然不同,西南段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中小地震频繁;东北段第四纪活动微弱,仅偶有小震分布。2)在青藏高原被挤压隆升和块体侧向滑移的作用下,川青地块向SEE滑动,使它东缘发育的岷山隆起与被其截切的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一起构成了川青地块东部的活动边界,而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则被遗弃。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7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