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侧向封闭性及对断圈油水关系的控制

被引:54
作者
付晓飞 [1 ]
李文龙 [1 ]
吕延防 [1 ]
贺向阳 [2 ]
刘哲 [1 ]
机构
[1]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北京吉泰公司
关键词
侧向封闭; 定量评价; 对接; 断层岩; 油水关系;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11.03.00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张性正断层断裂带内部结构具有二分性:即断层核和破碎带,断层核由多个滑动面和不同类型的断层岩组成,其渗透性取决于带内泥质含量所决定的断层岩的类型,破碎带表现为高密度裂缝切割围岩,总体表现为高渗透的特征,因此,断裂带渗透能力取决于断层核与破碎带相对发育程度,侧向封闭能力主要取决于断裂带中泥质含量。存在5种侧向封闭类型:即对接封闭、碎裂岩封闭(SGR<15%)、层状硅酸盐—框架断层岩封闭(15%50%)和胶结封闭。对接封闭是小规模断层和脆性地层中断层的主要封闭机理,对接封闭模式决定正断层控制的油气富集在下盘,烃柱高度与断圈范围内控藏断裂最小断距相当。走滑断层"丝带效应"造成断层两盘油水呈"正弦曲线"模式分布。基于已知封闭断层断裂带SGR与两盘压力差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断层岩侧向封闭烃柱高度与SGR之间的定量关系,对于未标定区可以通过实际油藏油水界面和烃柱高度分布,反推定量关系中的d值,进而确定断层侧向封闭烃柱高度与SGR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对未知断裂侧向封闭能力进行定量评价。依据断层封闭的烃柱高度和圈闭幅度的关系,将断圈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完全有效的圈闭,圈闭中充满油,油从构造溢出点溢出;二是部分有效的圈闭,圈闭中油气柱高度小于圈闭幅度,油从断层侧向溢出;三是完全无效圈闭,圈闭中充满水。
引用
收藏
页码:387 / 39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断裂控藏机理与模式.[M].罗群; 姜振学; 庞雄奇; 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2]  
油区构造解析.[M].漆家福; 夏义平; 杨桥; 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3]  
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的定量研究.[M].卢双舫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4]  
断层封闭性研究.[M].吕延防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5]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内断层侧向封闭性及与天然气成藏 [J].
付晓飞 ;
沙威 ;
于丹 ;
刘哲 ;
吕延防 .
地质论评, 2010, 56 (01) :60-70
[6]   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浅层生物气的断层侧向封闭性 [J].
付晓飞 ;
潘国强 ;
贺向阳 ;
玄昌姬 ;
吕亚娟 .
石油学报, 2009, 30 (05) :678-684
[7]   从断裂带内部结构出发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的方法 [J].
付晓飞 ;
方德庆 ;
吕延防 ;
付广 ;
孙永河 .
地球科学, 2005, (03) :328-336
[8]   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J].
李丕龙 ;
张善文 ;
宋国奇 ;
肖焕钦 ;
王永诗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1) :3-10
[9]   CHEMICAL-CHANGES AND FLUID-ROCK INTERACTION IN FAULTS OF CRYSTALLINE THRUST SHEETS, NORTHWESTERN WYOMING, USA [J].
GODDARD, JV ;
EVANS, JP .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1995, 17 (04) :533-547
[10]  
The permeability of faults in themechanical involvement of fluids in faulting:Open-File Re-port94-2 2 8..Scholz C H;Anders M H;.U S Geological Survey.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