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元宝山地区超镁铁岩的年代、源区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31
作者
周继彬 [1 ]
李献华 [1 ]
葛文春 [2 ]
刘颖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超镁铁岩; 新元古代; 地球化学; 地幔柱; 华南; Rodini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桂北元宝山地区超镁铁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41±22)Ma(2σ),与桂北三防-何家湾地区出露的镁铁-超镁铁侵入岩年龄(约825 Ma)接近,表明桂北地区出露的镁铁-超镁铁侵入岩具有基本一致的结晶年龄。超镁铁岩的岩石学和主量元素特征表明超镁铁岩是堆晶岩,其微量元素质量分数较低(<NMORB),蛛网图上除了Nb、Ta、Zr、Hf亏损外,一般表现为平坦的分配曲线。超镁铁岩εNd(t)的变化范围为-1.0~6.5,表明超镁铁岩的母岩浆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元宝山地区超镁铁岩低的w(Th)/w(Nb)比值与原始地幔非常类似,而与大陆弧玄武岩浆的比值明显不同,推测元宝山地区超镁铁岩应形成于板内环境,而不是活动大陆边缘,其形成很可能与导致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发生于约825 Ma的华南地幔柱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桂北元宝山宝坛地区约825Ma镁铁-超镁铁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J].
葛文春 ;
李献华 ;
梁细荣 ;
王汝成 ;
李正祥 ;
周汉文 .
地球化学, 2001, (02) :123-130
[2]   宝坛地区透闪石化镁铁质岩石成因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J].
葛文春 ;
李献华 ;
李正祥 ;
王剑成 ;
周汉文 ;
李寄嵎 .
地球化学, 2000, (03) :253-258
[3]   桂北四堡群中科马提岩系及其成因类型 [J].
唐红松 ;
肖禧砥 ;
刘继顺 .
矿产与地质, 1992, (02) :126-138
[4]   桂北中元古代的科马提岩 [J].
杨丽贞 .
中国区域地质, 1990, (01) :14-24
[5]   OLIVINE-LIQUID EQUILIBRIUM [J].
ROEDER, PL ;
EMSLIE, RF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70, 29 (04) :275-&
[6]  
Characterization of aplume-related~800 Ma magmatic event and its implication forbasin formation in central-southern Australia .2 Zhao J X,Malcolm M T,Korsch R J. Earth Plan-et.Science Letters . 1994
[7]  
Petrology andgeochemistry of crustally contaminated komatiitic basalts fromthe Vetreny Belt,southeastern baltic shield:Evidence for anearly Proterozoic mantle plume beneath rifted Archean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2 Puchtel I S,Haase K M,Hofmann A W,et al.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