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研究

被引:19
作者
潘一山
王少峰
蔡晓东
李影
程志明
机构
[1]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 福建省亚热带园艺植物研究中心
[3] 福建省亚热带园艺植物研究中心 福建漳州
[4] 福建漳州
关键词
芦笋; 采后生理; 贮藏保鲜;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2001.03.016
中图分类号
S644.6 [芦笋、石刁柏(龙须菜)];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对芦笋嫩茎采后细胞透性、呼吸强度、还原糖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纤维化、木质化等进行一系列探讨。试验表明 ,芦笋嫩茎采收后 ,以 0 .5 cm大孔 PE薄膜袋包装 ,2~ 4℃贮藏保鲜效果最好 ,15~ 2 0 d内商品率可达 90 %左右 ;在 - 1~ 1℃贮藏时间超过 10 d会出现冻害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欧盟的芦笋市场 [J].
赵军华 ;
张云芝 ;
张军平 ;
赵明天 .
世界农业, 1999, (02) :25-25
[2]   龙眼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 [J].
潘一山,蔡晓东,孙立南,黄珍珠,杨忠耿 .
果树科学, 1996, (01) :19-22
[3]   国外芦笋研究概述 [J].
潘一山 ;
王埔田 .
福建热作科技, 1989, (02) :29-31
[4]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芦笋生产(续上期) [J].
Frank H ;
Takatori ;
潘一山 .
福建热作科技, 1988, (03) :43-45+42
[5]   龙眼采后生理变化及对B9的效应 [J].
潘一山 ;
江振盛 .
中国果树, 1986, (02)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