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古代精神家园建设的自然性内涵

被引:1
作者
曾萍 [1 ,2 ]
郑永廷 [2 ]
机构
[1] 广东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2]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精神家园; 特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1 [古代哲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中国古代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中国的思想基本上是将自然设定为规定性的思想,以天道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儒道释分别以自然为基础建立了各自的精神文化,如儒家的仁义之道体现了自然的社会性,道家的自然之道是对自然的自然性的探讨,禅宗的觉悟之道则是自然的心灵性的理解,三者相互补充、合而为一,共同构建了传统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M].张德胜;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3]  
历史哲学.[M].(德)黑格尔(G.W.F.Hegel)著;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4]  
中国哲学史教程.[M].丁祯彦;臧 宏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