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夏半年成都边界层风场与四川盆地暴雨的关系
被引:12
作者
:
李跃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李跃清
机构
:
[1]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来源
:
高原气象
|
1995年
/ 02期
关键词
:
边界层,风场,四川盆地,暴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26.62 [液态降水(降雨)];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分析了四川盆地5个测站边界层风场的变化及其与暴雨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成都边界层风场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0,300,600和900m高度平均风场主要为东北风和西南风交替出现;成都边界层风场的这种变化与其处于青藏高原边缘和四川盆地特殊地形环境有直接关系;并且当成都边界层平均风为东北风时,四川盆地未来产生暴雨天气;当为西南风时无降水天气。这种与高原盆地地形相关的边界层动力激发作用是四川盆地暴雨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四川盆地大气边界层气象资料数据系统
[J].
刘建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刘建西
;
但尚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但尚铭
;
刘兴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刘兴华
;
彭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彭虎
;
魏袁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魏袁立
.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2,
(04)
:45
-50
[2]
中尺度低压系统形成和维持的数值实验
[J].
赵思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赵思雄
;
周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周晓平
;
张可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张可苏
;
刘苏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刘苏红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2,
(02)
:109
-117
[3]
动力气象学.[M].伍荣生等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
青藏高原气象学.[M].叶笃正等著;.科学出版社.1979,
←
1
→
共 4 条
[1]
四川盆地大气边界层气象资料数据系统
[J].
刘建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刘建西
;
但尚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但尚铭
;
刘兴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刘兴华
;
彭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彭虎
;
魏袁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魏袁立
.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2,
(04)
:45
-50
[2]
中尺度低压系统形成和维持的数值实验
[J].
赵思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赵思雄
;
周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周晓平
;
张可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张可苏
;
刘苏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刘苏红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2,
(02)
:109
-117
[3]
动力气象学.[M].伍荣生等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
青藏高原气象学.[M].叶笃正等著;.科学出版社.197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