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气溶胶中有机污染及控制对策

被引:12
作者
成玉
闵育顺
盛国英
傅家谟
孙大勇
陈立民
吴浩青
机构
[1]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广州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自动监测室
[4] 复旦大学化学系
关键词
有机污染,类脂质产率,多环芳烃,环境评价,催化装置;
D O I
10.13198/j.res.1998.02.30.chengy.008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珠江三角洲5个主要城市和地区,气溶胶中类脂质产率为150~6104μg/m3,广州市秋季气溶胶类脂质产率最高(平均3685μg/m3),澳门次之,香港春季较广州春季类脂质产率稍低,而深圳夏季比广州夏季高,珠海冬季最低。区内气溶胶中检出80多种多环芳烃(PAH),优先控制PAH的浓度为132~22856ng/m3,分布规律基本同类脂质产率,但是澳门和香港的优控PAH浓度较低,分别为902~4052ng/m3和068~1488ng/m3。与国外一些城市对比,区内有机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有机污染的最重要的途径是给机动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和建立相应的法律。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2+35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