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对铜尾矿上植物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肖雪毅 [1 ]
陈保冬 [2 ]
朱永官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铜; 菌根; 白三叶草; 黑麦草; 植被重建;
D O I
10.13671/j.hjkxxb.2006.02.025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Linn.)和黑麦草(LoliumperenneL.)在单独和混合种植情况下单独或混合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和Glomusversiforme对铜尾矿砂中植物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接种处理下均以单独种植白三叶草菌根侵染率较高,平均为25%.在单种和混种情况下,接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白三叶草地上部的干物重,但对黑麦草生长影响不明显.同时,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三叶草植株中的磷含量,同时降低了植株铜含量,但对黑麦草植株体内元素含量影响不明显.两种植物混合种植情况下黑麦草显示了相对竞争优势,而菌根共生体能够提高三叶草的竞争能力.试验初步证明丛枝菌根真菌对于豆科植物适应铜尾矿复合逆境(养分贫瘠和重金属污染),以及在尾矿上重建具有物种多样性的植被具有潜在作用,但有必要进一步筛选耐性菌株,并验证自然条件下菌根真菌的作用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12 / 3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铜陵铜尾矿库植被状况分析 [J].
王友保 ;
张莉 ;
刘登义 ;
谢建春 ;
储玲 ;
李影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135-139+161
[2]   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 [J].
黄铭洪 ;
骆永明 .
土壤学报, 2003, (02) :161-169
[3]   丛枝菌根(AM)与植物的抗逆性 [J].
王曙光 ;
林先贵 ;
施亚琴 .
生态学杂志, 2001, (03) :27-30
[5]  
Metal concentrations and mycorrhizal status of plants colonizing copper mine tailings: potential for revegetation[J] . Baodong Chen,Xiangyu Tang,Yongguan Zhu,Christie Peter.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Life Sciences . 2005 (1)
[6]  
Effects of mycorrhizal fungi on plant populations[J] . Roger T. Koide,Ian A. Dickie.Plant and Soil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