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的改进研究

被引:10
作者
张五星
陈香美
魏日胞
山中宣昭
张雪光
王兆霞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肾科肾病中心暨重点实验室
[2] 解放军总医院肾科肾病中心暨重点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慢性血清病; 动物模型;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 研究提高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动物的发病率、降低其制作难度的方法。方法  36只Wistar雌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改进造模组、传统造模组 3组 ,每组 12只。改进组造模方法为 :切除左侧肾脏 ;3mg牛血清白蛋白 (BSA)与佐剂混匀双后足垫注射 ,然后每隔 2周重复皮下多点注射一次 ;足垫注射BSA后 2周开始隔日饮饲含 0 1%BSA的 6mmol L盐酸酸化水 ;BSA免疫注射 3次后测血清抗BSA抗体滴度 ;达到 1∶16后开始每日腹腔注射 3mg的BSA ;3周后 ,腹腔注射 10 0 μg的LPS一次 ;4周后宰杀大鼠。传统造模组按文献方法不做肾切、不饲BSA酸化水、不注射LPS ,其中每日腹腔注射BSA改为每日尾静脉注射 ,其他处理同改进造模组。检测指标有一般情况、肾重指数、肾炎发生率、蛋白尿情况、血生化、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改变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两造模组大鼠均出现大量蛋白尿、血白蛋白降低及高脂血症、肾功能降低 ,病理显示系膜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大量蛋白管型等 ,免疫荧光显示IgG、C3肾小球内沉积等变化。而改进造模组比传统造模组肾炎发生率高 ,改变更为严重。结论 通过切除大鼠一侧肾脏、饮饲BSA酸化水、腹腔注射LPS、改尾静脉注射BSA为腹腔注射等措施 ,可以降低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的制作难度、提高其肾炎发病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改良慢性血清病性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的建立 [J].
贾慧 ;
邹万忠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6, (03) :21-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