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气PM2.5中碳组分观测分析

被引:38
作者
陈魁 [1 ]
银燕 [1 ]
魏玉香 [2 ]
杨卫芬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PM2.5; 有机碳(OC); 元素碳(EC); 霾; 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了解南京地区大气细颗粒物及化学成分在灰霾期间的污染水平及可能来源,于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采集PM2.5样品,并测定了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含量.并考察了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季节变化特征,比较分析了南京地区灰霾与非灰霾期间含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结果显示,南京大气中PM2.5、OC和EC浓度变化范围分别是12.1~287.1,2.6~47.0和1.0~33.6μg/m3,其中夏季PM2.5(109.6μg/m3)和OC(20.8μg/m3)的值在四个季度中最高,呈现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季节变化特征;EC则具有秋季>春季>冬季>夏季的季节变化特征.霾日的OC、EC、总碳含量(TC)浓度及OC与EC比值分别是非霾日的2.0、1.8、1.9和1.7倍.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具有丰富水汽和污染物的混合气团最易使南京产生霾天气.
引用
收藏
页码:1015 / 10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天津市大气中PM10、PM2.5及其碳组分污染特征分析
    吴琳
    冯银厂
    戴莉
    韩素琴
    朱坦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 (11) : 1134 - 1139
  • [2] China
    Eng, David L.
    Ruskola, Teemu
    [J]. SOCIAL TEXT, 2009, 27 (03) : 63 - 66
  • [3] 南京近50年来气候变化及未来趋势分析
    张国存
    查良松
    [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1 (06) : 580 - 584
  • [4] 南京夏秋季大气颗粒物和PAHs组成的粒径分布特征
    谢鸣捷
    王格慧
    胡淑圆
    赵欣
    沈国锋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10) : 867 - 871
  • [5] 天津冬季大气中PM2.5及其主要组分的污染特征
    李伟芳
    白志鹏
    魏静东
    刘爱霞
    赵玉洁
    金陶胜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6) : 481 - 486
  • [6] 南京北郊大气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
    钱凌
    银燕
    童尧青
    王巍巍
    魏玉香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1) : 18 - 22
  • [7] Carbonaceous aerosols in PM10 and pollution gases in winter in Beijing[J]. HO Kin-Fai.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05)
  • [8] 从雨水利用谈南京城市排水方案的完善
    闫旭
    丁鸣鸣
    王凯
    [J]. 江苏水利, 2006, (05) : 33+35 - 33
  • [9] Visibility trends in six megacities in China 1973–2007[J] . Di Chang,Yu Song,Bing Liu.Atmospheric Research . 2009 (2)
  • [10]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and elemental carbon in PM 2.5 samples in Shanghai, China[J] . Yanli Feng,Yingjun Chen,Hui Guo,Guorui Zhi,Shengchun Xiong,Jun Li,Guoying Sheng,Jiamo Fu.Atmospheric Research . 200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