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地质-地球物理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38
作者
赖维成
徐长贵
于水
周心怀
机构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关键词
地质-地球物理储层预测技术; 层序地层; 坡折; 沟谷; 物源; 地震属性; 渤海海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勘探形势的发展要求储层预测走向精细化和向寻找隐蔽圈闭方向发展,而要达到此要求,必须将地质理论与先进的地球物理技术相结合。储层预测技术目前已发展到了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相适应的动力控制阶段,这一阶段的储层预测,要求对沉积体的时间控制因素(层序地层)、空间控制因素(坡折、沟谷、调节带)和物源控制因素进行细致研究,并研究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油气勘探实践表明,以任何单一因素为基础的储层预测模型都是不完整的,只有综合考虑时间、空间、物源三大因素,才能建立起储层预测的最佳模型。在准确控砂模型的基础上,从地震剖面解释到地震属性的提取、分析都密切结合地质理论,才能准确地进行储层预测。提出了地质-地球物理储层预测技术,总结出了利用该项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的5个关键点。地质-地球物理储层预测技术在渤海海域古近系储层预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渤海古近系中深层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J].
徐长贵 ;
赖维成 .
中国海上油气, 2005, (04) :231-236
[2]   东营凹陷深陷期构造坡折带与低位扇序列 [J].
隋风贵 ;
郭玉新 ;
王宝言 ;
曹建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63-67
[3]   古地貌分析在渤海古近系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J].
徐长贵 ;
赖维成 ;
薛永安 ;
于水 ;
程建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5) :53-56
[4]   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研究及其意义——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纪坳陷湖盆为例 [J].
刘豪 ;
王英民 ;
王媛 ;
齐雪峰 ;
杜社宽 .
沉积学报, 2004, (01) :95-102
[5]   构造断阶对沉积的控制:来自地震、测井和露头的实例 [J].
程日辉 ;
王璞珺 ;
刘万洙 .
沉积学报, 2003, (02) :255-259
[6]   层序地层学在埕岛油田东斜坡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J].
高喜龙 ;
李照延 ;
杨鹏飞 ;
孙希瑞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 (S1) :210-214+222
[7]   济阳坳陷陡坡带断裂控砂模式 [J].
肖焕钦 ;
王宝言 ;
陈宝宁 ;
孟宪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5) :20-22+4
[8]   莺-琼盆地低位沉积模式的新探讨 [J].
吕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 (04) :4-13
[9]   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 [J].
邓宏文 ;
王红亮 ;
王敦则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293-296+303
[10]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