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热凝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形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反映脑缺血、缺氧及脑功能的灵敏的脑电图为指标,观察电针督脉“大椎”、“百会”穴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前、后脑电的影响,探讨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轻度麻醉下,正常大鼠两侧额顶区脑电图基本是对称的,幅值、频率和波形基本相等、相似。用热凝法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后,损伤侧脑电较阻断前和对侧健侧相比,脑电幅值明显下降,为原水平30%~50%(P<0.01)。在15例中,Ⅱ级抑制者6例,Ⅲ级抑制者9例,频率略减慢,两侧频率差>1.5次/s,波形出现手套样式棘慢波,调幅差。电针督脉“大椎”、“百会”穴,分别在阻断后10、60、120、240min时程与电针前脑电幅值相比,脑电幅值增加,抑制明显减弱,频率略有增加,原缺血引起的棘慢波减少,调幅改善,出现节律规则的梭形波。随着阻断时间延长,电针对脑电幅值增加也增加,部分大鼠在阻断24、48h的脑电幅值变化由Ⅲ级抑制变为Ⅱ级抑制,Ⅱ级抑制变为接近正常。说明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进一步从实验论证了针刺对临床缺血性脑梗塞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