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山陕峡谷保德-克虎段高阶地砾石层的初步研究

被引:18
作者
刘运明
李有利
吕红华
司苏沛
赵洪壮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河流阶地; 红土; 古地磁; 山陕峡谷; 黄河;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7.129
中图分类号
P535 [区域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野外考察发现山西黑峪口地区存在七级阶地序列,其中上覆红粘土的T6、T7阶地为晚第三纪阶地。对该区阶地上砾石的岩性和粒径进行了研究,岩性对比表明,T6、T7阶地上砾石的岩性与黄河低阶地上砾石的岩性相似,而与东西向的蔚汾河阶地岩性差别较大;上下游之间对比发现,灰岩砾石岩性由保德地区占主导地位到克虎地区退居次要地位,灰岩砾石的粒径也从上游向下游变小,说明该区晚第三纪阶地并非东西向河流形成的,而是古黄河或古南北向水系的产物。T7阶地上覆盖厚度70m以上的粉、细砂层和晚第三纪红土层,磁性地层研究表明,该层的底部时代在6.8Ma左右,T6阶地上覆红粘土的底部年龄在3.3Ma左右,山陕峡谷由北向南流的古河流在6.8Ma之前已经形成,T6阶地的形成时代与青藏运动A幕相对应。青藏运动A幕以来河流在该区下切了160m,平均下切速率约为青藏运动A幕以前平均下切速率的5倍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808 / 8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有关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扩展与隆升的讨论 [J].
张培震 ;
郑德文 ;
尹功明 ;
袁道阳 ;
张广良 ;
李传友 ;
王志才 .
第四纪研究, 2006, (01) :5-13
[2]   河南扣马黄河最高级阶地古地磁年代及其对黄河贯通时代的指示 [J].
潘保田 ;
王均平 ;
高红山 ;
管清玉 ;
王勇 ;
苏怀 ;
李炳元 ;
李吉均 .
科学通报, 2005, (03) :255-261
[3]   保德阶层型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 [J].
岳乐平 ;
邓涛 ;
张云翔 ;
王建其 ;
张睿 ;
杨利荣 ;
F.Heller .
地层学杂志, 2004, (01) :48-51+63
[4]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潘保田 ;
赵志军 ;
宋友桂 .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381-391
[5]   六盘山东麓朝那剖面红粘土年代及其构造意义 [J].
宋友桂 ;
方小敏 ;
李吉均 ;
安芷生 ;
杨东 ;
吕连清 .
第四纪研究, 2000, (05) :457-463
[6]   黄河晋陕峡谷河流阶地和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构造运动 [J].
程绍平 ;
邓起东 ;
闵伟 ;
杨桂枝 .
第四纪研究, 1998, (03) :238-246+246
[7]   灵台黄土-红粘土序列的磁性地层及粒度记录 [J].
丁仲礼 ;
孙继敏 ;
杨石岭 ;
熊尚发 ;
顾兆炎 ;
刘东生 ;
朱日祥 ;
郭斌 ;
岳乐平 .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86-94
[8]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的磁性地层年代与古气候记录 [J].
孙东怀 ;
陈明扬 ;
JohnShaw ;
鹿化煜 ;
孙有斌 ;
岳乐平 ;
张云翔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79-84
[9]   黄河中游水系的阶地发育时代 [J].
岳乐平 ;
雷祥义 ;
屈红军 .
地质论评, 1997, (02) :186-192
[10]  
Geomorph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the late Cenozoic[J]. 李吉均,方小敏,马海州,朱俊杰,潘保田,陈怀录.Science in China,Ser.D. 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