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豆化学品质生态地理分布 Ⅱ.育成品种化学品质的遗传改进与生态分布

被引:7
作者
徐永华
何志鸿
张君政
林凤英
信依群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2]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3]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
[4] 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中心
关键词
大豆;化学品质;遗传进度;生态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建国以来黑龙江省选育的148个大豆品种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灰分含量的变化及其生态地理分布。伴随着品种生产潜力的提高,该省育成品种的脂肪含量略有提高,蛋白质含量有明显的下降,但80年代又有回升;碳水化合物和灰分含量变化不大;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生态地理区域间差别较大,克拜和绥化地区育成的品种蛋白质含量高,黑河与嫩江地区育成的品种脂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和灰分含量地区之间差异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世界不同纬度与海拔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分布概势 [J].
何志鸿 ;
徐永华 ;
林风英 .
大豆科学, 1990, (01) :65-70
[2]   不同生态区域环境对中国大豆品质的影响 [J].
胡明祥 ;
于德洋 ;
孟祥勋 ;
万超文 .
大豆科学, 1990, (01) :39-49
[3]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类型分布与品种区划 [J].
王彬如 ;
洪亮 ;
翁秀英 .
中国油料, 1979, (02) :1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