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山奥陶纪弧后盆地火山岩浆成因

被引:71
作者
夏林圻
夏祖春
徐学义
机构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弧后盆地熔岩; 岛弧熔岩; 岩石地球化学; 岩浆成因; 北祁连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北祁连山早古生代弧后盆地熔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加以报道。样品的分布将南部弧后盆地拉伸最早阶段发育的岛弧裂谷化区和北部的弧后海底扩张区联系起来。熔岩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点反映了拉伸方式的改变,北部是典型的弧后盆地基性熔岩,向南则逐渐向岛弧熔岩过渡。海底扩张区以玻质(现已脱玻化)、少斑基性熔岩为特征,长英质熔岩和斑状基性熔岩产于南部岛弧裂谷化区。成熟岛弧部分(Y<20×10-6,TiO2<0.60%,Th/Yb>0.60)和弧后扩张区(Y>20×10-6,TiO2>1.0%,Th/Yb<0.60)在地球化学上相互有别。从由海底扩张形成的弧后盆地基性熔岩,向南经过逐渐与岛弧岩石相似的熔岩,直至裂谷区最南部的岛弧熔岩,它们的地球化学成分显示逐渐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弧后盆地形成过程中弧后盆地之下地幔对流方式和熔体产生作用的改变:从初始岛弧裂谷之下由消减板片俯冲引起的地幔下沉,转变为弧后海底扩张带之下的地幔上隆。早期岛弧裂谷阶段,裂谷轴捕获了岛弧岩浆流,从而使得喷出的熔岩在成分上与岛弧熔岩无法区分;随着弧后拉张继续,弧后盆地变宽,岛弧岩浆流逐渐离开裂谷轴,最终产生一个似洋中脊的减压熔融系统———弧后盆地岩浆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6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北祁连山西段元古宙大陆溢流玄武岩性质的确定
    夏林圻
    夏祖春
    赵江天
    徐学义
    杨合群
    赵东宏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1) : 1 - 8
  • [2] 北祁连山古海底火山作用与成矿
    夏林圻
    夏祖春
    任有祥
    徐学义
    彭礼贵
    李文渊
    杨合群
    李智佩
    赵东宏
    宋忠宝
    李向民
    [J]. 地球学报, 1999, (03) : 259 - 264
  • [3] 祁连山元古宙大陆溢流玄武岩
    夏林圻
    夏祖春
    徐学义
    赵江天
    杨合群
    赵东宏
    [J]. 地质论评, 1999, 45(S1) (S1) : 1028 - 1037
  • [4]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脊-洋岛和弧后盆地火山作用
    夏林圻
    夏祖春
    徐学义
    [J]. 地质学报, 1998, (04) : 301 - 312
  • [5] 北祁连山构造-火山岩浆演化动力学
    夏林圻,夏祖春,徐学义
    [J]. 西北地质科学, 1995, (01) : 1 - 28
  • [6] 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及其动力学
    许志琴
    徐惠芬
    张建新
    李海兵
    朱志直
    曲景川
    陈代璋
    陈金禄
    杨开春
    [J]. 地质学报, 1994, (01) : 1 - 15
  • [7] 北祁连山石灰沟奥陶纪岛弧火山岩系岩浆性质的确定
    夏林圻
    夏祖春
    彭礼贵
    任有祥
    杨静华
    张诚
    李智佩
    王兴安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1, (01) : 1 - 10
  • [8] 祁连山及邻区火山作用与成矿[M]. 地质出版社 , 夏林圻等著, 1998
  • [9] 中国主要大陆山链韧性剪切带及动力学[M]. 地质出版社 , 许志琴等著, 1997
  • [10] 北祁连山海相火山岩岩石成因[M]. 地质出版社 , 夏林圻等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