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学龄前儿童非致死性伤害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8
作者
董智强
马文军
许燕君
李剑森
徐浩锋
聂少萍
李海康
机构
[1]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研究所
[2]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研究所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儿童,学龄前; 损伤; 患病代价; 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了解广东省学龄前儿童非致死性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明确伤害干预的重点。方法 于2 0 0 3年10月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大城市、中小城市、1类农村、2类农村各3个市(区) /县采用统一调查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所抽取的调查户中所有6岁以下儿童过去一年内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学龄前儿童10 5 8名,其中男童5 94名,女童4 6 4名,共有197名儿童发生伤害2 5 7次,伤害发生率为18 6 2 % ,次数发生率为2 4 2 9% ,男女发生率分别为2 0 7%和15 9% ,男性高于女性(P <0 0 5 ) ,不同类型地区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伤害发生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 1) ,发生伤害的儿童中有2 1 3%一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的伤害,伤害的前四位原因为跌倒/坠落、碰撞/挤压、割伤/刺伤和热/火烫伤,80 2 %的伤害发生在家中,主要伤及头面部以及下肢。19 8%的伤害需门诊处理和住院治疗,伤害的次均直接费用为196 7元。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1类农村和中小城市以及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为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广东省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已成为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应加强对儿童家长以及托幼机构人员定期的健康教育,促使他们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以及安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20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儿童非致死性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J].
金会庆 ;
张树林 ;
陈朴 ;
解梅 ;
王文跃 .
人类工效学, 1999, (01) :2-6+70
[2]   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J].
王声湧 .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8, (03) :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