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平原东部地区地面沉降机理与趋势

被引:17
作者
张光辉
费宇红
聂振龙
申建梅
李惠娣
王金哲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2] 河海大学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 河海大学江苏南京 
[5] 江苏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6] 河北石家庄 
[7] 北京 
关键词
海河平原东部地区; 地面沉降机理; 动因与阶段性; 趋势;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5.01.004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海河平原东部地区是中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之一。地下水开采量占该地区供水总水量的60%以上。深、浅层地下水超采量均超过500亿m3。该区也是山前拦蓄地表径流最高的地区,大小水库达1820多座,拦蓄能力320亿m3,控制山区流域面积近90%。在地下水补给源减少与大规模超采地下水的综合作用下,造成平原区河流干涸、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含水层疏干及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同时诱发了含水层之间强越流渗透以求动力场平衡问题,第四系松散地层出现垂向压密而导致地层塑性变形。在滨海平原区,区域性地层垂向压密变形存在缓慢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地面沉降致灾过程至少存在3个阶段,即自然沉降机制阶段、缓变劣变质变阶段以及快速衰变破坏阶段。缓变劣变质变阶段是采取措施减灾最佳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海河流域平原深层地下水补给特征及其可利用性
    张光辉
    费宇红
    陈宗宇
    王金哲
    刘广联
    [J]. 地质论评, 2002, (06) : 651 - 658
  • [2] 海河流域平原浅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动因与效应
    张光辉
    费宇红
    李惠娣
    聂振龙
    申建梅
    曹寅白
    阎永军
    不详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2, (02) : 32 - 36
  • [3] 海河流域中东部平原区深层地下水补给与释水机制探讨——兼谈深层地下水资源可利用性
    张光辉
    王金哲
    [J]. 水文, 2002, (03) : 5 - 9
  • [4] 海河流域平原浅层地下水消耗与可持续利用
    费宇红
    张光辉
    曹寅白
    李惠娣
    [J]. 水文, 2001, (06) : 11 - 13+10
  • [5] 滹沱河断流区水环境劣变特征与地下调蓄潜力
    费宇红
    陈树娥
    刘克岩
    [J]. 水利学报, 2001, (11) : 41 - 44
  • [6] 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演变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前景
    费宇红
    李惠娣
    申建梅
    [J]. 地球学报, 2001, (04) : 298 -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