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准则

被引:2
作者
毕华兴
林靓靓
郭超颖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 机制; 准则;
D O I
10.14123/j.cnki.swcc.2008.01.009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准则制定得合理与否是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准则应根据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能够接受的原则,使受伤害或退化的以水、土资源为主的生态系统重新获得健康并益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考虑到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在理论研究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生态补偿的基本准则,根据中国水土保持的具体实践,认为建立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必须遵循"公平性"的伦理域准则、"分类分区、因地制宜"的空间域准则、"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时间域准则、"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有机结合"的管理域准则以及"先试点、后推广"的实践域准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60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与机制 [J].
姜德文 ;
郭孟霞 ;
毕华兴 ;
刘鑫 ;
李俊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6) :93-98
[2]   试论生态补偿的内涵 [J].
王良海 .
四川环境, 2006, (06) :40-43+48
[3]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 2007
[4]  
浅议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 王干,沈男. 2006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