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年延吉市居民自杀死亡的统计分析

被引:7
作者
崔善日 [1 ]
罗崇 [2 ]
金玲 [3 ]
韩雄毅 [3 ]
许青松 [4 ]
金元哲 [4 ]
机构
[1] 延边州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2] 延吉市公安局技术中队
[3] 延边大学医学部
[4] 延边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部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自杀; 死亡率; 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延吉市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自杀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与分析延吉市2000~2009年居民自杀死亡资料。结果延吉市居民自杀平均死亡率为5.22/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7:1,男性自杀死亡率起伏不定,而女性自杀死亡率近8年保持相对稳定。死亡年龄以40~49岁最多,占20.63%,朝鲜族自杀平均死亡率高于汉族,朝、汉族之比为1.21:1。自杀的首要原因是婚姻家庭矛盾。结论预防自杀应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建立专业机构;在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应针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自杀死亡率。同时,预防自杀需全社会的关心和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703 / 70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不同地区女性自杀死亡分析 [J].
安琳 ;
贾会学 .
中国卫生统计, 2007, (01) :29-32
[2]   上海市闸北区1995~2004年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J].
徐伟 ;
朱瑜 ;
吴益生 .
疾病控制杂志, 2006, (01) :48-50
[3]   四川省1993-2002年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 [J].
唐雪峰 ;
宋杨 ;
吴先萍 .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5, (03) :276-279
[4]   广东省1999~2003年伤害死亡情况及死因分析 [J].
李剑森 ;
马文军 ;
许燕君 ;
徐浩锋 ;
聂少萍 ;
林锦炎 ;
董智强 ;
李海康 .
华南预防医学, 2005, (02) :7-10
[5]   自杀行为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 [J].
石文娟 ;
马绍斌 ;
范存欣 ;
王声湧 ;
不详 .
疾病控制杂志 , 2004, (06) :573-576
[6]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分析自杀的高发时间和季节 [J].
胡冬梅 ;
姜潮 ;
刘启贵 ;
刘宗航 ;
孙月吉 ;
贾树华 ;
周莉 ;
马英 .
中国卫生统计, 2004, (06) :41-42
[7]   长沙市农村社区自杀死亡老年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J].
吕琳 ;
肖水源 ;
徐慧兰 ;
陈继萍 .
中国卫生统计, 2004, (02) :34-37
[8]   1991~2000年常州市郊区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J].
郭凤英 .
职业与健康, 2003, (10) :90-91
[9]   大连市金州区1990~2000年自杀死亡分析 [J].
孙玉娥 ;
闫立芹 .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03) :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