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田元祥
赵建新
曹刚
李学武
康镇彬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2]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
[3] 河北
关键词
肾俞; 拟血管性痴呆; 模型组; 海马组织; 百会穴; 头面部穴位; 电针组; 小鼠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97 [];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正>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一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于主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所以动物实验多采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模拟临床发病过程。针刺对该病的影响,目前多开展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作为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复制了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并于术后7天、15天、30天观察了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模型小鼠海马组织AchE的影响,以期探讨针刺治疗VD的作用机理。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动物 ♂昆明小鼠,体重25-28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仪器 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XTS20型,北京);WQ-10C型多用电子穴位测定治疗仪(北京);玻璃匀浆器;分析天平(TG328A型,上海);可见光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6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影响 [J].
赵建新 ;
田元祥 ;
孙彦辉 ;
吴中秋 ;
李乾 ;
李学武 ;
康锁彬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0, (02) :24-26
[2]   血管性痴呆 [J].
黄红莉 ;
陈保健 ;
周昊 .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8, (05) :27-31
[3]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概况 [J].
莫飞智 ;
赖新生 .
中国针灸, 1998, (06) :59-61
[4]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J].
杨炯炯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8, (01) :47-50
[5]   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障碍与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关系的研究 [J].
苗建亭 ;
游国雄 ;
王者晋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7, (06) :8-11
[6]   急性脑缺血对脑内乙酰胆碱和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影响 [J].
谢湘林 ;
宗瑞义 ;
鲁澄宇 ;
孙乾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7, (04) :16-17
[7]   脑缺血再灌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药物防护 [J].
李巍,严徽瑾,赵慧敏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5, (02) :67-69
[8]   对进行性隐匿型痴呆症的中医学研究 [J].
林水淼,杨柏灿,林松华 ;
不详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1994, (10) :9-11
[9]   针刺百会穴对记忆影响的实验观察 [J].
周莉 ;
裴廷辅 ;
杜旭 ;
康慧 ;
王秀菊 ;
许淑莲 .
黑龙江中医药, 1992, (03) :4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