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塔中台地边缘上奥陶统灰岩段裂缝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以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为例
被引:16
作者:

周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家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启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邬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倨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来源:
关键词:
阴极发光;
裂缝期次;
埋藏溶蚀;
储层发育模式;
台地边缘;
塔中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分析,结合阴极发光鉴定技术,确定塔中台地边缘中、上奥陶统灰岩段至少发育3期构造裂缝,其中喜马拉雅期构造裂缝显著改善储层品质。认为岩心上大量微细裂缝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渗透率,沟通大裂缝与基质孔。研究区储层发育模式强调裂缝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埋藏溶蚀是造成基质孔隙发育的主要作用,并指出下一步勘探目标是有利沉积相带中的裂缝发育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3+209
+2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礁滩型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6) : 797 - 801王招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赵宽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邬光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张丽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王振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罗春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李新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 [2] 塔中古隆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复式成藏特征及模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6) : 784 - 79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利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邬光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吉云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 [3] 塔中82井区优质储集层的控制因素[J].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5) : 589 - 59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海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邬光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董立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4]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输导体系及成藏效应[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 266 - 27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樊太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塔中地区志留系砂岩中孔隙游离烃和包裹体烃对比研究及油源分析[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1) : 25 - 34朱东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金之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胡文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张学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姚素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
- [6] 塔中地区深部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3) : 284 - 289+296吕修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海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 [7] 塔中Ⅰ号断裂带O灰岩储层裂缝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2) : 183 - 185+202秦启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刘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苏培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 [8] 塔中Ⅰ号断裂带奥陶系灰岩裂缝特征探讨[J]. 石油学报, 1999, (04) : 27 - 31+4邬光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李建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卢玉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 [9] 论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与孔隙演化[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3, (03) : 215 - 222+261周书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张秀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