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矿床含矿白云岩的成因探讨

被引:27
作者
高计元
王一先
裘愉卓
张乾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2] 不详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
[4]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
关键词
含矿白云岩; 眼式结构; 二元结构; 热水喷溢;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9.s1.003
中图分类号
P588.2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白云鄂博矿区含矿白云岩的分布、野外地质产状等基础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一系列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含矿白云岩既非典型的正常海相沉积碳酸盐岩,亦非典型的岩浆碳酸岩,它既有典型的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的某些特征,如其分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层位性,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与周围地层呈整合接触并与其同步褶皱和变形,具明显的层理等构造;同时又具有岩浆碳酸岩的某些特征,如沿深大断裂构造分布,下都有脉状体等。该白云岩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如具“眼式”构造,上都为层状,下部为脉状的“二元式”结构,它的C、O、Sr同位素特征介于海相碳酸盐和岩浆碳酸盐之间。上述特征都表明,白云岩为海底循环的热水流体喷溢沉积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675 / 6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白云鄂博矿床地球化学.[M].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著;.科学出版社.1988,
[2]  
白云鄂博矿物学.[M].张培善;陶克捷著;.科学出版社.1986,
[3]   白云鄂博矿床赋矿白云岩成因新认识 [J].
章雨旭 ;
彭阳 ;
乔秀夫 ;
高林志 ;
杨晓勇 .
地质论评, 1998, (01) :70-76
[4]   热水沉积作用的概念和几个岩石学标志 [J].
陈先沛 ;
高计元 ;
陈多福 ;
董维全 .
沉积学报, 1992, (03) :124-132
[5]   内蒙白云鄂博"H8含矿白云岩"氧、碳同位素研究及其成因 [J].
孟庆润 ;
Drew. L. J. .
地质找矿论丛, 1992, (02) :46-54
[6]   白云鄂博白云岩氧、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讨论 [J].
刘铁庚 .
地质论评, 1986, (02) :150-159
[7]   论白云鄂博铁矿含矿围岩——白云岩的沉积成因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J].
孟庆润 .
地质论评, 1982, (05) :481-489+508
[8]   沉积变质-热液交代型稀土、铁矿床的成因特征 [J].
王中刚 ;
李紹柄 ;
苏贤泽 .
地球化学, 1973, (01) :5-11
[9]   Hydrothermal carbonates in altered wall rocks at the Uwamuki Kuroko deposits, Japan [J].
Shikazono, N ;
Hoshino, M ;
Utada, M ;
Nakata, M ;
Ueda, A .
MINERALIUM DEPOSITA, 1998, 33 (04) :346-358
[10]  
The Italian carbonatites: Field occurrence; petrology and regional significance.[J].F. Stoppa;A. R. Woolley.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