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的好氧反硝化研究

被引:5
作者
张智 [1 ]
杨华仙 [1 ]
张晓卫 [2 ]
浦军毅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氨氮; 生活污水; 好氧反硝化; 溶解氧; 碳氮比;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6.05.003
中图分类号
X799.3 [生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采用强化生物絮凝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结果验证了好氧反硝化的存在;好氧反硝化的效率依赖三个因素:溶解氧浓度、絮体大小、有效碳源。低溶解氧质量浓度有利于好氧反硝化脱氮,当ρ(DO)为0.5mg·L-1时,TN去除率达到57.7%。结合理论分析,对好氧反硝化的机理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905 / 9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A/O脱氮工艺影响因素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 [J].
彭永臻 ;
王晓莲 ;
王淑莹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 (08) :1053-1057
[2]   废水脱氮中好氧反硝化现象的研究 [J].
梁刘艳 ;
汪萍 .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4, (02) :33-35
[3]   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反应器的强化 [J].
唐光临 ;
徐楚韶 ;
董凌燕 .
水处理技术, 2003, (06) :345-347+333
[4]   生物脱氮微生物学及研究进展 [J].
赵丹 ;
任南琪 ;
马放 ;
沈耀良 ;
李勇 .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2, (05) :60-65
[5]   生物滤池系统内生化作用机理综合研究 [J].
谢曙光 ;
张晓健 ;
王占生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5) :557-561
[6]   生物脱氮新工艺研究进展 [J].
冯叶成 ;
王建龙 ;
钱易 .
微生物学通报, 2001, (04) :88-91
[7]   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好氧反硝化研究 [J].
吕锡武 ;
李峰 ;
稻森悠平 ;
水落元之 .
给水排水, 2000, (04) :17-20+2
[8]  
废水生物处理数学模式.[M].顾夏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9]  
污水除磷脱氮技术.[M].(日)宗宫功编著;张荪楠;吴之丽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