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我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的特征与竞争力提升
被引:1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亢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我国服务业500强;
D O I:
10.19631/j.cnki.css.2013.10.014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成为反映和判断该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的地域分布、所有制、行业、规模等具有详明的特征。应从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打造一批能产生示范带动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增强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着手,增强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竞争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生产性服务业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调节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其有效性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04) : 55 - 6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5) : 48 - 5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 2009, (04) : 83 - 95陈建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陈国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黄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 [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2) : 33 - 46胡晓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 管理科学, 2008, 21 (06) : 81 - 87韩德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张建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 [6] 从以分工为代表的中间需求因素审视迈向服务经济的结构转型过程——研究视角的转变及其综述[J]. 南京社会科学, 2008, (01) : 28 - 3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世界经济, 2007, (08) : 52 - 62江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刘志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9) : 14 - 2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毕斗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任旺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 [9]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8) : 5 - 12吕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刘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王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 [10]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第三产业现代化[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 124 - 130+144李江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