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壳的低速层与部分熔融

被引:14
作者
李海鸥
姜枚
王有学
张聿文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北京 
[4] 北京 
[5] 北京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西桂林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低速层; 部分熔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青藏高原各地体的地壳结构与厚度存在明显差异,依据过去多年中法合作的地震探测资料结合其它资料给出了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图。对高原多数地体的地壳中存在的低速层进行了研究,表明低速层的形成主要来自地体碰撞时,地壳的推覆叠置,使部分高原浅部上地壳的中酸性成分地层进入中下地壳的位置,仍为长英质岩性成分,尚未跨越固相点进入部分熔融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90 / 2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青藏高原东北部天然地震探测与岩石圈深部特征 [J].
薛光琦 ;
钱辉 ;
姜枚 ;
宿和平 ;
董英君 .
地球学报, 2003, (01) :19-26
[2]   青海东部地壳速度结构特征研究 [J].
王有学 ;
钱辉 .
地学前缘, 2000, (04) :568-579
[3]   部分熔融与青藏高原地壳加厚的关系综述 [J].
杨晓松 ;
金振民 .
地质科技情报, 1999, (01) :25-29
[4]  
Modeling of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density and elastic wave velocities in anhydrous magmatic rocks[J] . Stephan V. Sobolev,Andrey Yu. Babeyko.Surveys in Geophysics . 1994 (5)
[5]  
Modeling of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density and elastic wave velocities in anhydrous magmatic rocks. Sobolev S V, Babeyko A Y. Surveys in Geophysics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