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复种轮作与湖北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

被引:15
作者
元生朝
机构
[1] 华中农学院
关键词
稻田耕作制度; 双季稻; 水稻; 复种轮作; 湖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解放初期本省稻田耕作制度,以冬闲或绿肥加一季中稻(其中少数蓄再生稻)为主。其它如“麦—稻”、“油—稻”、“绿肥—双季稻”,“早水晚旱”或“早旱晚水”等复种方式,也有一定面积。此外,还有小面积的不规则的“稻—棉”隔年水旱轮作。五十至七十年代,稻田耕作制度改革主要是以提高复种指数,发展“绿肥—双季稻”为中心环节所进行的一系列农业技术改革。并结合一熟改二熟,二熟改三熟,大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作物连作的障害及其防治方法 [J].
蔡农 .
湖北农业科学, 1980, (08) :38-41
[2]   中层青泥田的形成和特性 [J].
欧阳君 ;
刘敦厚 .
湖北农业科学, 1980, (07) :2-5
[3]   东方大队稻田土壤的次生潜育化及其防治 [J].
艾金汉 .
湖北农业科学, 1980, (05) :21-22
[5]   水旱轮作试验示范初步总结 [J].
沈鸣鼎 .
湖北农业科学, 1979, (03) :24-26
[6]   湖南省稻田水旱輪作的初步研究 [J].
陈叔君 .
中国农业科学, 1961, (10) :34-39
[7]   湖北应城县轮作复种制度调查总结(1959年) [J].
元生朝 .
华中农学院学报, 1959, (03) :1-10
[8]   湖北鄂城、湖南·陵稻田耕作制度调查总结 [J].
元生朝 ;
王茉娟 ;
陈聿华 ;
黄宗俊 ;
吴九华 .
华中农学院学报, 1957, (02) :57-72
[9]  
耕作学[M]. 农业出版社 , 沈学年主编, 1963
[10]  
植物分泌物的生物学作用和间作中的种间相互关系[M]. 科学出版社 , (苏)切尔诺布里文科,С.И.著,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