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分析

被引:24
作者
张敏 [1 ]
黄月 [2 ]
刘美君 [2 ]
唐红浩 [2 ]
吴学森 [3 ]
刘华青 [3 ]
机构
[1] 蚌埠医学院卫生管理系
[2] 蚌埠医学预防医学系
[3] 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关键词
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 学生; 因素分析,统计学;
D O 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5.01.037
中图分类号
G647.8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目的了解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蚌埠市2所高校蚌埠医学院和安徽财经大学2 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检出率分别为12.8%和1.8%,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264,P<0.01)。医学生在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及健康技能3个维度素养具备检出率分别27.5%,4.3%,49.2%,而非医学生相应为6.0%,1.7%,42.7%;医学生在科学健康观、传染病、慢性病、安全与急救及基本医疗5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检出率分别为60.1%,8.5%,3.1%,32.9%,21.8%,而非医学生相应为56.0%,2.3%,0.7%,19.2%,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健康素养主要受到年级(OR=11.54,95%CI=7.11~18.74)、生源地(OR=1.44,95%CI=1.15~2.69)及讲座次数(OR=1.44,95%CI=1.20~1.72)影响。结论医学类院校在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中应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非医学类高校应增加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或讲座,努力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南京市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分析 [J].
刘志浩 ;
黄明豪 ;
卫平民 ;
李小宁 .
中国学校卫生, 2013, 34 (09) :1042-1044
[2]   学校健康教育与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的促进 [J].
余小鸣 .
中国学校卫生, 2013, 34 (08) :897-899
[3]   江苏省青少年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志浩 ;
黄明豪 ;
卫平民 ;
郭海健 ;
李小宁 .
中国学校卫生, 2013, 34 (06) :683-685
[4]   太原市医学生健康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J].
杨昆 ;
张爱莲 ;
宋秋坤 ;
郝娟 ;
康丽娜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1, 11 (09) :1039-1041
[5]   武汉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与生活方式调查 [J].
蒋元源 ;
姚颖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1, 22 (03) :31-32+35
[6]   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 [J].
沈莉 ;
孟国祥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2) :123-126
[7]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与学校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 [J].
朱斌 .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 (02) :161-162
[8]   健康素质与健康素养 [J].
佟丽 ;
胡俊峰 ;
侯培森 .
中国健康教育, 2006, (04) :293-295
[9]  
Limited literacy and mortality in the elderly[J] . Rebecca L. Sudore,Kristine Yaffe,Suzanne Satterfield,Tamara B. Harris,Kala M. Mehta,Eleanor M. Simonsick,Anne B. Newman,Caterina Rosano,Ronica Rooks,Susan M. Rubin,Hilsa N. Ayonayon,Dean Schillinger.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 2006 (8)
[10]  
H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 Simonds SK. Health Education Monographs .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