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西北区东部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与数值模拟
被引:60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寿绍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李耀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西北区东部;
湿位涡;
中尺度数值模拟;
等熵面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绝热、无摩擦大气湿位涡守衡理论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我国西北区东部2005年7月1~2日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00 hPa上副热带高压西侧强西南气流北上,在西北区东部与东移南压的西北冷空气形成强辐合,是造成西北区东部这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在700 hPa等压面上湿位涡与辐合区域相对应的是,在西北区东部存在一个湿位涡正压项MPV1的正值区和湿位涡斜压项MPV2的负值区域,它们准确地指示了辐合区的范围及变化,暴雨出现在辐合区中或MPV1和MPV2的等值线密集区边缘上;对流层高低层正值MPV1可以指示对流稳定的冷空气的变化,而对流稳定度小的暖湿气流表现为小的正值(高层)或负值(低层),等值线密集带指示了降水的后界。用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诊断暴雨发生期间各个暴雨中心的等熵面结构,表明用湿位涡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次暴雨发生的局地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44 / 3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98.5”华南前汛期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动力、热量和水汽收支诊断[J]. 高原气象, 2006, (01) : 45 - 51文莉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程麟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左洪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吕世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 [2] “99.8”山东特大暴雨形成机制的数值模拟分析[J]. 高原气象, 2006, (01) : 95 - 104赵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中心 山东省气象中心龚佃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山东省气象中心刘诗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山东省气象中心孙兴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中心 山东省气象中心
- [3] “03.7”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模拟和诊断分析[J]. 高原气象, 2005, (03) : 378 - 386张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胡隐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傅培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4] 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性大到暴雨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J]. 气象学报, 2005, (03) : 289 - 300谌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Q矢量理论在青藏高原东侧大暴雨过程中的诊断应用[J]. 高原气象 , 2005, (02) : 261 - 267王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杜川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寿绍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 [6] 青藏高原东北侧突发性暴雨地面能量场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 2004, (04) : 453 - 457杜继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李明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张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孙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 [7] 西北区东部一次暴雨的数值模拟试验[J]. 高原气象, 2002, (03) : 258 - 266王劲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李耀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康凤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暴雨中尺度气旋发展的等熵面位涡分析[J]. 气象学报, 2001, (05) : 560 - 568寿绍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李耀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范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 [9] 积云对流参数化对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影响的模拟检验[J]. 高原气象 , 1999, (03) : 451 - 461彭新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吴晓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坪木和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10] “93.8”鲁西南大暴雨的数值试验[J]. 高原气象, 1999, (02) : 3 - 5周祖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空军气象学院张维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空军气象学院成新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空军气象学院范红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空军气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