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的监测和防治简介附视频

被引:7
作者
张朝贤
邹淑美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3] 青岛
关键词
赤潮; 监测; 防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海水域有机物污染,引起海水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赤潮不仅给渔业生产、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而且破坏了海洋环境,危及人民的健康。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时有发生,应加强对有发生赤潮潜在危险海区的经常性观测和监测;切实控制沿海工业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广科学养殖技术,防止海水养殖自身污染;大力开展有关赤潮科学的研究,特别是赤潮的防治方法和技术研究,避免或减少赤潮造成的危害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东海赤潮研究概况 [J].
顾新根 .
现代渔业信息, 1989, (Z1) :40-43
[2]   厦门西港区一次赤潮的观测 [J].
张水浸 ;
许昆灿 ;
陈其焕 ;
曾昭文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8, (05) :602-608
[3]   赤潮与海洋微生物 [J].
倪纯治 .
海洋环境科学 , 1988, (02) :40-43
[4]   河口水域悬浮沉积物与赤潮 [J].
陈慈美 ;
陈于望 ;
郑泽广 .
海洋通报, 1987, (04) :47-55
[5]  
Chemical environment for red tides due to Chattonella antiqua[J] . Yasuo Nakamura,Tatsushi Umemori,Masataka Watanabe.Journal of the Oceanographical Society of Japan . 198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