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泥石流防治生态效益评估的初步研究

被引:3
作者
唐晓春,王稳地,谢世友,罗鑑银
唐邦兴,柳素清,汪凯
机构
[1] 西南师范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流域泥石流防治;生态效益;指标体系;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1994.04.009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本文将流域泥石流防治所产生的效益划分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效益四种基本类型。认为流域泥石流防治的生态效益主要由蓄水保土效益、流域气候环境改善效益和流域生物量增加效益构成,给出了评估流域泥石流防治生态效益的指标体系。然后,对构成泥石流防治生态效益的13种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川西北山地的泥石流活动与水土流失 [J].
唐晓春 .
水土保持学报, 1991, (04) :18-23
[2]   宁南县城后山泥石流生物治理 [J].
张有富 .
山地研究, 1990, (04) :266-273
[3]   试论生态效益在水土保持中的地位 [J].
王立民 ;
杨振东 ;
马吉刚 .
水土保持通报, 1990, (04) :1-5
[4]   山地自然灾害(以泥石流为主)及其防治 [J].
唐邦兴 ;
吴积善 .
地理学报, 1990, (02) :202-209
[5]   关于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的意见 [J].
石丁 .
水土保持通报, 1987, (04) :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