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补灌次数对旱地高产小麦氮素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黄令峰
刘义国
林琪
李京涛
机构
[1] 青岛农业大学
关键词
补灌; 旱地; 氮素运转; 高产小麦;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试验研究了不同补灌处理对旱地高产田小麦氮素运转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补灌次数和灌水量,导致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旱地CK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其成熟期积累量虽然比灌1水和2水的处理低,但显著高于灌3水以上处理。适量补灌,可提高籽粒产量,提高氮素利用率。补灌次数和补灌量过多,小麦贪青晚熟,氮素转移量小,氮素转移率亦大幅度降低,对产量提高的贡献并不大,且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穗粒数反而下降,低于灌2水和3水处理。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蛋白质积累等因素,在本旱地高产试验田,拔节期、灌浆期2水补灌120mm的W2处理是最经济高效的补灌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905 / 9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花后干旱和渍水下氮素供应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聚关键调控酶活性的影响
    范雪梅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6) : 1132 - 1141
  • [2] 限量控制灌水对小麦光合作用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林琪
    侯立白
    韩伟
    刘义国
    张玉梅
    [J].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 (03) : 199 - 202
  • [3] 水分胁迫和氮素有限亏缺对小麦拔节期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曹翠玲
    李生秀
    [J]. 土壤通报, 2003, (06) : 505 - 509
  • [4] 小麦开花后不同器官中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比较
    王月福
    于振文
    李尚霞
    余松烈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 (03) : 209 - 210
  • [5] 氮素营养水平对冬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王月福
    于振文
    李尚霞
    余松烈
    [J]. 作物学报, 2002, (06) : 743 - 748
  • [6] 高等植物GS/GOGAT循环研究进展
    莫良玉
    吴良欢
    陶勤南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2) : 223 - 231
  • [7] 硝态氮的淋洗及其影响因素
    袁新民
    王周琼
    [J]. 干旱区研究, 2000, (04) : 46 - 52
  • [8] 植物光合碳和氮代谢之间的关系及其调节
    宋建民
    田纪春
    赵世杰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8, (03) : 230 - 238
  • [9] 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与营养诊断和品种选育研究
    洪剑明
    柴小清
    张承谦
    李丹
    印莉萍
    黄勤妮
    赵微平
    曾晓光
    储望瑞
    [J]. 作物学报, 1996, (05) : 633 - 637
  • [10] 硝酸还原酶活力与作物耐肥性的研究 Ⅲ.北方粳稻品种演变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力与品种性状之间的关系
    李豪喆
    崔雄范
    崔明子
    林振武
    汤玉玮
    [J]. 作物学报, 1988, (02) : 163 -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