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脑血管病患者血栓素B2、血小板颗粒膜蛋白α-140和6酮前列腺素1α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3
作者:
罗贵有
岳化葵
马云
机构:
[1] 深圳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部
来源:
关键词:
颅内动脉硬化;
颅内血栓形成;
P选择素;
6-酮前列腺素F1α;
纤溶酶原灭活剂;
受体;
血栓烷A2;
前列腺素H2;
纤溶酶;
内皮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中血栓素B2(TXB2),血小板颗粒膜蛋白α-140(GMP-140),6酮前列腺素1α(6- K-PGF1α),内皮素(ET)、组织型纤溶酶(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在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发病过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TXB2、GMP-140、6-K-PGF1α、ET采用放射免疫法(RIA),tPA、PAI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和正常对照组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脑动脉硬化组,脑血栓组血小板指标TXB2,GMP-14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1),内皮细胞合成物6-K-PGF1α和ET含量脑血栓组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正常组(均P<0.01),脑动脉硬化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纤溶指标tPA,tPA/PAI两组脑血管病血浆水平明量低于正常组;PAI水平虽有增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疾病存在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纤溶活力低下,这些改变可能参与疾病发病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487 / 1488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