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制造业发展主要特征及趋势比较研究

被引:5
作者
徐建伟 [1 ]
杨合湘 [2 ]
戴俊骋 [3 ]
机构
[1]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3]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工业化; 竞争格局; 制造业振兴; 贸易摩擦;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1902088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71.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通过调整发展战略与支持政策,致力于实现制造业回流与振兴;中国则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分析发现,美国制造业并不具备全面振兴的基础,GDP增长贡献主要来自汽车及零部件等少数行业,多数行业在GDP中的占比呈下降态势。中国制造业增长格局具有多样化特征,与居民消费关系密切的消费品行业和部分装备制造业增长优势明显。未来一段时期,由于中美两国对制造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制造领域的贸易摩擦或将更趋频繁,但是短期内中美经贸大格局难以扭转,对于我国来说,更重要的是加快技术、效率和质量变革,从而重塑竞争新优势、重构制造业竞争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10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结构演进、诱致失灵与效率补偿 [J].
陆江源 ;
张平 ;
袁富华 ;
傅春杨 .
经济研究, 2018, 53 (09) :4-19
[2]   特朗普政府对中美经济的影响及应对 [J].
乔松涛 .
经济论坛, 2018, (03) :132-135
[3]   工业化中后期工业结构阶段性变化的特征与趋势 [J].
付保宗 .
经济纵横, 2014, (02) :29-38
[4]   美国制造业回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J].
徐建伟 .
宏观经济管理, 2013, (02) :83-85
[5]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N]. 任泽平.经济日报. 2013 (014)
[6]  
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N]. 董艳玲.学习时报. 2010 (002)
[7]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黄群慧, 2017
[8]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路径[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陈端计, 2004
[9]  
中国工业基础能力依然薄弱五方面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 辛国斌.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