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主要流域的暴雨洪涝特征

被引:5
作者
陈惠
陈家金
李文
蔡文华
机构
[1]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主要流域; 暴雨洪涝; 特征规律;
D O I
10.13577/j.jnd.2006.S113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89-1999年近11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福建省6个主要流域主控站水位与降水量的关系和洪涝的时间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了暴雨致洪的特征,结果表明:(1)福建省6个主要流域洪峰水位与上游有关气象站前期平均总降水量相关显著,暴雨是福建省洪涝发生的主要原因;(2)根据闽江(竹歧站)、九龙江(浦南)、交溪(白塔)、木兰溪(濑溪)4个站的达警戒水位或危险水位的降水指标,可利用暴雨预报作为洪涝预警预测的依据。(3)上世纪80年代后,洪水的高低变化有增大的趋势,应进一步完善抗洪防洪预警系统,提高抗洪防洪的应变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76 / 2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GIS技术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以辽河中下游地区为例 [J].
张会 ;
张继权 ;
韩俊山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6) :141-146
[2]   综合评价山洪灾害风险的GIS方法 [J].
詹小国 ;
祝国瑞 ;
文余源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3, (06) :48-50+64
[3]   七大江河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及应用 [J].
徐晶 ;
林建 ;
姚学祥 ;
毕宝贵 ;
吴昊 .
气象, 2001, (11) :13-16+51
[4]   干旱、洪涝灾害预测及损失评估耦合模式 [J].
董加瑞 ;
王昂生 .
自然灾害学报, 1997, (02) :72-79
[5]   灰色拓扑预测理论在暴雨洪涝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J].
冯强 ;
王昂生 ;
李吉顺 .
自然灾害学报, 1996, (04) :100-105
[6]   淮河流域洪涝特征初步研究 [J].
周寅康 .
地理研究, 1996, (01) :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