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植被长势遥感监测评估

被引:30
作者
侯鹏 [1 ]
王桥 [1 ]
房志 [2 ]
王昌佐 [1 ]
魏彦昌 [1 ]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2]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关键词
生态保护; 植被长势; 遥感; 监测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植被长势对于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四类生态保护重要区域为研究区,选取年累积NDVI作为指示因子,监测评估了1998—2007年间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的植被长势特征。结果表明:(1)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总面积为536.59万km2,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55.89%。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重叠面积较大,分别占到相应生态功能区总面积的53.36%和50.20%。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其他三种类型区域的空间叠加关系较好,尤其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叠面积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5.10%。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重叠面积分别占各自面积的63.73%和39.15%。(2)对于植被长势总体状况,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中东部的植被状况好于西部。植被状况较差的区域面积为10.59%,植被状况一般的区域面积为29.59%,植被状况好的区域面积为23.44%,植被状况较好的区域面积为36.3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优先区的植被状况好于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差异最大。(3)对于植被长势变化趋势,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的植被状况整体呈现出变好趋势。62.39%区域面积的植被状况较为稳定,22.69%区域面积的植被状况呈现出变好趋势,14.93%区域面积的植被状况呈现出变差趋势。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植被变好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植被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最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780 / 7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内陆河流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差异(英文) [J].
侯鹏 ;
王桥 ;
曹广真 ;
王昌佐 ;
詹志明 ;
杨丙丰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2, 22 (03) :387-406
[2]   洞庭湖植被对降水的响应(英文) [J].
蒋卫国 ;
侯鹏 ;
朱晓华 ;
曹广真 ;
刘小曼 ;
曹入尹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1, 21 (01) :135-149
[3]  
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净光合作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宋清海,张一平,谭正洪,张雷明,杨振,赵双菊,孙晓敏.应用生态学报. 2010(12)
[4]   利用MODIS影像和气候数据模拟中国内蒙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 [J].
伍卫星 ;
王绍强 ;
肖向明 ;
于贵瑞 ;
伏玉玲 ;
郝彦宾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8) :993-1004
[5]  
Forest NPP estimation based on MODIS data under cloudless condition[J]. CHEN LiangFu1,2, GAO YanHua1,3, LI Li1, LIU QinHuo1,2 & GU XingFa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mote Sensing Science jointly sponsored by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2 The Center for National Spaceborne Demonstration, Chinese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101, China;3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
[6]   基于MODIS晴空数据的森林日净第一性生产力估算 [J].
陈良富 ;
高彦华 ;
李丽 ;
柳钦火 ;
顾行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1) :1515-1521
[7]   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计算模型研究进展 [J].
朱文泉 ;
陈云浩 ;
徐丹 ;
李京 .
生态学杂志, 2005, (03) :296-300
[8]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赵英时等编著, 2003
[9]  
Modeling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of a temperate grassland ecosystem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using MODIS imagery and climate data[J] . WeiXing Wu,ShaoQiang Wang,XiangMing Xiao,GuiRui Yu,YuLing Fu,YanBin Hao.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2008 (10)
[10]  
Remotely Sense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and Trends in Terrestri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1981–2000[J] . Mingkui Cao,Stephen D. Prince,Jennifer Small,Scott J. Goetz.Ecosystems . 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