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道德状况及其引导——基于重庆956名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被引:3
作者
徐鲲 [1 ]
冉光和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2]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 道德; 问卷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道德力量的支撑和引导,研究农民工道德状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调查研究作者认为,农民工的道德水平总体上是良好的,农民工道德选择的趋利动机明显增强,农民工道德是非的辨析难度和评价难度比以前增大,道德的外在约束力和社会监督力减弱,其影响因素是农民工心理问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带来的农民工自身的局限性及市场经济的趋利行为,对此作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农民工素质全方位提高的重要意义及对策思考 [J].
刘曼抒 .
社会科学战线, 2005, (04) :291-293
[2]   农民工心理与情绪问题调查及其调适对策 [J].
康来云 .
求实, 2004, (07) :85-88
[4]   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 [J].
万俊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4-13+205
[5]   简论“道德失范”范畴 [J].
高兆明 .
道德与文明, 1999, (06) :8-10
[6]   浅谈进城民工的道德趋向及其引导 [J].
史文龙 .
道德与文明, 1998, (04) :29-30
[7]   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 [J].
李强 .
社会学研究, 1995, (04) :63-67
[8]  
经济人 道德人 全面发展的社会人[M]. 人民出版社 , 武经伟, 2002
[9]  
伦理学原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海明著, 2001
[10]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苏]季塔连科,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