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3种灌木光合生理特征研究
被引:24
作者:
夏江宝
[1
]
田家怡
[1
]
张光灿
[2
]
李田
[1
]
机构:
[1]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滨州学院
[2]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光合生理特征;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酸枣;
杠柳;
柽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79 [植物生理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5年生的酸枣、杠柳及柽柳为材料,采用CIRAS-2型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它们叶片的光合、蒸腾、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参数及其光响应过程,探讨3种灌木在当地自然生境下的光合生理特征。结果表明:柽柳和酸枣的光响应曲线符合非直角双曲线模型(R2>0.98),杠柳光响应曲线符合二次多项式模型(R2=0.95);3种灌木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羧化效率、光饱和点、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树种间差异显著(P<0.05);酸枣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是柽柳和杠柳的1.30和1.23倍,柽柳和酸枣弱光下羧化效率要高于杠柳,柽柳暗呼吸速率最大且生理活性最高;3种灌木的蒸腾耗水能力表现为柽柳>酸枣>杠柳,且在高光强下均具有通过降低蒸腾作用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特性,杠柳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酸枣、柽柳的1.26和1.71倍;3种灌木具有较强的向阳喜光特性,但酸枣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要好于杠柳和柽柳。研究发现,3种灌木在贝壳堤岛相同自然生境下表现出不同的光合行为,而酸枣和杠柳具有高光合、低蒸腾及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特性,酸枣具有较宽的光照生态幅,它们适宜于该区域大面积人工栽植。
引用
收藏
页码:1452 / 1459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