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煤田太原组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8
作者
黄文辉
杨起
汤达祯
康西栋
刘大锰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系!北京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枣庄煤田; 太原组煤;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中子活化法测定了山东枣庄煤田晚古生代太原组高硫煤层中的微量元素质量分数 ,用数理统计方法取得了高硫煤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分布范围、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用逐步聚类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微量元素的共生组合关系 ,并用扫描电镜 -能谱分析了不同煤岩组分的微量元素浓度 ,在此基础上结合形态硫分析结果和沉积相分析结果 ,讨论了高硫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因素、聚集机理和成因背景 ,指出受海水影响的沼泽沉积环境不但对煤中形态硫的分布和含量有控制作用 ,同时对煤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和共生组合特点也有影响。太原组高硫煤中的微量元素按其成因可分成两组 ,一组是陆源碎屑富集型 ,其含量直接与煤中灰分产率呈正相关关系 ;另一组为盆地内部沉积 -生物作用富集型元素 ,海水的入侵和盆地介质的停滞还原条件和陆源碎屑物质输入量的减少最有利于沉积 -生物作用型元素的富集 ,并以有害元素 Cu、As、 U、 Pb、 Mo、 Sr和 Co的富集为特征。煤中黄铁矿及其他硫化物是许多有害元素的重要载体 ,充分凝胶化的富氢镜质体比其他组分承载和吸附有更多的有害元素。深入研究不同煤层的有害元素的有机亲和性有利于指导煤的合理利用和采用有效的有害元素的去除措施 ,以利于煤的有效和洁净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的成因类型初探 [J].
任德贻 ;
赵峰华 ;
张军营 ;
许德伟 .
地学前缘, 1999, (S1) :17-22
[2]   陶枣煤田晚古生代煤中硫及伴生有害元素分布特征 [J].
黄文辉 ;
杨起 ;
汤达祯 ;
康西栋 ;
刘大锰 .
地学前缘, 1999, (S1) :45-51
[3]   燃煤过程中有害元素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J].
黄文辉 ;
杨起 .
地质科技情报, 1999, (01) :72-75
[4]   山东及邻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火山事件沉积及地层对比 [J].
钟蓉 ;
孙善平 ;
傅泽明 .
地质学报, 1996, (02) :142-152+197
[5]   微量有害元素在高硫煤中的存在状态 [J].
李文华,熊飞,姜英 .
煤化工, 1994, (04) :20-23
[6]  
煤中微量元素及其在燃烧过程中的分布特征.[J].孙景信;R.E.Jervis.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6, 12
[7]   我国一○七个煤矿样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分布 [J].
陈冰如 ;
钱琴芳 ;
杨亦男 ;
杨绍晋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5, (01) :27-29
[8]  
华北晚古生代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M].陈钟惠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
[9]  
实用煤岩学.[M].赵师庆著;.地质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