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疾病”:医患话语的分殊与躯体化的彰显——一个医学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10
作者
吕小康
汪新建
机构
[1]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躯体化; 话语; 疾病; 生物医学; 现代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05 [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传统医学模式下,患者体验的表达与医生的治疗解释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分歧。但生物医学的兴起赋予了医生、尤其是医学仪器以垄断性的地位,使得疾病的定义从患者的自身感受转移到仪器标志的指标,广义的身心疾病演变为狭义的躯体疾病,只有后者才值得医学关注。但患者依然凭借其自身体验求医问诊,使得医患双方使用的话语出现分歧。当个体的陈述不能得到医学检查的证实而又坚持求医时,现代医学便将这一现象贴上了躯体化的标签。从医学社会学的历史视角看,正是医患话语的分殊,导致了躯体化这一现象的彰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