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胶束增溶光度法反应机理讨论(三)
被引:7
作者:
郑用熙
机构:
[1] 清华大学化学系
来源:
关键词:
四元配合物;
增敏作用;
反应机理;
反应机制;
显色体系;
显色反应;
点滴试验;
胶束微环境;
增敏效应;
胶束增溶光度法;
酸离解常数;
D O I:
10.15898/j.cnki.11-2131/td.1987.01.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现在看来,Sf胶束和被增溶物质之间,可能有三种相互作用的方式:静电作用、疏水作用、亲核作用。这三种作用力有时同时发生,有时只有一种或两种起作用。静电作用是指胶束界面电场与配合物所带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力只有在离子型Sf的情况下才存在。疏水作用在本文第一节已经提及,是指分子的非极性部分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力,属于远程作用力。亲核作用是指某些含氧Sf与染料之间可能形成的氢键。 我们曾在十二烷基硫酸钠(记作SDS)存在下,用ECAB光度法测定矿石中微量被;用光度法研究乳化剂迷OP或SDS对ECAB各级酸离解常数的影响,其结果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