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被引:109
作者
吴立人
牛永春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控制; 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总结了近 50年来我国小麦条锈病防治研究的经验 ,根据现代植物病理学理论和持续农业思想 ,科学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从提高生产品种抗病基因丰富度和阻断病菌侵染循环着手的控制策略和具体思路。充分利用现有有效抗病基因、发掘利用新的抗病基因、各类抗性兼蓄并用 ,培育多系品种和多基因聚合品种 ,实现生产品种抗病基因多样化 ,抑制病菌新毒性菌系的发展和优势小种的形成。同时 ,在陇南等条锈菌越夏易变菌源基地实施种植结构调整等综合治理措施 ;在条锈菌越夏区和越冬区、其它不同流行区域实施抗病基因合理布局 ,以阻断病菌的侵染循环 ,控制病菌的繁殖、扩散和病害流行。经过不断的努力 ,就可望实现我国小麦条锈病的持续控制 ,从而解决条锈病这一农业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小麦品种“Lee”中抗条锈病基因的 PAPD 标记 [J].
牛永春 ;
刘红彦 ;
吴立人 ;
徐世昌 .
高技术通讯, 1998, (12) :14-17
[2]   小麦对条锈病的高温抗病性研究 [J].
商鸿生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04) :46-50
[3]   繁6-绵阳系小麦抗条锈性变异及对策 [J].
牛永春 ;
吴立人 .
植物病理学报, 1997, (01) :6-9
[4]   陇南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成因及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几项综合治理措施 [J].
宋位中 ;
周祥椿 ;
张廷纲 .
甘肃农业科技, 1997, (01) :31-33
[5]   品种抗病性持久度的估测(Ⅰ) [J].
曾士迈 .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03) :3-13
[6]   慢条锈性小麦品种鉴定方法初探 [J].
袁文焕 ;
李高保 .
甘肃农业科技, 1996, (05) :28-30
[7]   1995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与分析 [J].
吴立人,王凤乐,杨家秀,刘述英,袁文焕,金杜林 .
植物保护, 1996, (02) :29-31
[8]   天水市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J].
谢水仙 ;
陈万权 ;
陈扬林 ;
汪可宁 ;
宋位中 ;
刘守俭 ;
杨发荣 ;
杨世发 ;
胡箭卫 ;
董敬生 .
植物保护学报, 1995, (03) :251-255
[9]   紫外线诱导小麦条锈菌毒性突变的研究 [J].
商鸿生 ;
井金学 ;
李振岐 .
植物病理学报, 1994, (04) :347-351
[10]   甘肃陇南小麦秋苗条锈病传播的研究 [J].
谢水仙,万安民,吴立人,陈扬林 .
植物保护, 1994, (05) :6-8